|
|
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06集课程复讲 |
夏慧容学长 |
|
1.周朝为什么可以延续八百年?靠的是什么治家的精神? 做人的根本在“孝道”跟“悌”,友爱兄弟,尊敬长辈。“悌”里有一个重要的态度,就是恭敬之心,对长者的恭敬。而一个人的道德、学问都是从“孝”跟“敬”当中不断的提升,不断的流露出来。只要做到“孝”跟“悌”,就可以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周朝可以延续八百年,凭的就是“孝”跟“悌”。 周朝开国是周文王、周武王,周文王的父亲叫太王。太王有三儿,老大泰伯,老二仲雍,老三王季。王季之子周文王诞生的时候,太王觉得周文王有帝王之相,有圣主之相。泰伯、仲雍替父王采药不归,以便父王能将王位让位于三弟王季,继而传位于周文王。 这个家庭连天下能都让出来,首先成就的是孝道,善体亲心,能圆满父亲的心愿;其次成就的是兄弟的友爱,连下天都可以让,还有什么兄弟不能相让;第三,成就的是忠,忠于天下人民,因为让一个圣主领导全国人民,这一让是真正的德行、真正的家风。孝道的承传,一家孝,一国就兴孝,国民看到领导人都如此孝顺,国民也因此感动而效法。所以《大学》里面有说:“一家仁,一国兴仁;一家让,一国兴让。”他们的礼让带动了全国人民礼让,很多纷争的事自然就减少,上行下效感应不可思议。 王季之子周文王,对父亲晨昏定省,一天三次的问候。有此身教,文王之子武王、周公也学得很好,文王生病,武王十二天衣不解带的侍奉。除了周武王有承传周文王的孝道,周公也承传了祖辈泰伯、仲雍的兄弟友爱。有一次周武王生病了,周公写了一篇祈求折掉自己的寿命祈祷文,让他的兄长可以延寿。他不只是对兄弟的友爱,也是希望让兄长健康,让他能够治理好天下。 周武王去世周成王即位,太师是姜太公,太保就是周公。周成王长大了,有流言说周公要篡夺天下,周公就自请到山东去,好让周成王好做人不要流言蜚语所影。周成王走在路上突见天空有异象,大白天打雷。周成王见景后回去就好好反省,也到太庙去跟祖宗忏悔。刚好看到周公为他哥哥周武王的祈祷文,他看到自己的叔叔为了让他的兄长能够延寿,不惜向天祈求折自己的寿。周成王看了很感动,马上以天子之身亲自带文武百官去把周公迎请回来。所以,周武王跟周公的兄弟友弟也传给了他的下一代子孙,周朝因为有孝弟,才能够绵延八百年。 2.孔门四科为“德行、言语、政事、文学”,为什么言语的重要性仅次于德行? 《弟子规》说:“凡出言,信为先”,孔老夫子也说“人无信不立”,一个人假如没有信用,很难在社会立足。而孔老夫子的教诲重视四个学问:第一个是德行,第二个就是言语,第三个是政事,第四个是文学。因为人与人的互动、交往,使用言语的频率最高,“一言可以兴邦,一言可以丧邦”,一言可以让家庭和乐,一言也可以让家庭纷争不断。所以言语要很重要,言语的次弟仅次于德行。 3.亲近仁德之人有什么益处? 因为我们时时亲近仁德之人,就能够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,所谓“入芝兰之室,久而不闻其香”,每天接触的都是这些善人,无形当中德行就会提升;但是“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”,假如身旁都是狐群狗党,每天自己的言语、行为都愈来愈粗俗。所以亲近仁德之人很重要,而亲近仁德之人也才能长我们的智慧,人生有智慧才会下对抉择,人生才会愈走愈轻松,假如没有做对抉择,那人生会愈走愈沉重。 4.现在的孩子叛逆,原因是什么?解决的方法是什么? 叛逆是结果,原因是现代孩子没有接受中国圣贤教诲,没有接受孝弟的教导,孩子没有孝心,没有恭敬心,当然对父母言语、行为就会有冒犯。而老一代父亲让孩子敬畏的原因,最重要的是父亲言行一致,他做出榜样让孩子看。所以,从小就养成了对父亲尊敬的态度,就不可能出现叛逆的言行。 现代孩子会叛逆,做家长的要省思,为什么孩子没有恭敬心,有可能家长说一套做一套,当父母没有做出榜样给孩子看,他内心不服气,家长要求孩子要很有礼貌,家长却对长辈没有礼貌。这些不服气累积到孩子身高和家长一样时,就出现了叛逆这个结果。根源在孩子从小没有对父母生起孝心,生起恭敬之心,这是根本原因。再加上外面大环境很多的污染,孩子又去效法,到最后叛逆的现象就愈来愈多。 解决的方法是:要让叛逆的现象消失,重要的是延续圣贤的教诲,然后家长要懂得以身作则,当孩子的榜样。 5.孩子为什么会自私?有什么解决之道? 孩子为什么会自私,首先要明白自私是怎么形成的。现代家长吃、穿的重心都围绕着孩子。如:父母夹菜先夹给孩子,爷爷、奶奶也不甘未弱,也帮着孙子夹菜。所以,家庭里面孙子最大,都颠倒了,小公文、小皇帝就产生了。所有人都服务他,对他百依百顺,养成了孩子什么事都只会想到他自己。 还有父母把好吃的藏起来,避开家中老人,偷偷给孩子吃。所谓“差之毫百,失之千里”,家长的言行、做法,孩子会很自然的效法、学习。而且学的很彻底,家长用好恶,孩子就学到好恶,而不是学到情义、恩义。所以,家长要循天道而行,要演出孝道,启发孩子的本善之心。 所以,教孩子从夹菜这些小细节开始,小地方大学问,每个动作做出来都是给孩子学习的榜样,夹菜给父亲,孩子看到自己父母在行孝道,他内心会很感动,因为每个人都有本善之尽。《大学》里面说:“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”,做任何事,先后顺序对了,道才建立起来了。所以,父母菜夹对了,就是教给孩子为人子之道。 感恩老师,感恩所有为之付出的人。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